京媒:国内职业俱乐部名称"去企业化" 明年内须落实
2020-11-25 13:21:34 来源: 北青网-北京青年报
在近两天苏州进行的三级职业联赛工作会议上,“俱乐部(球队)名称去企业化”一事再次被提及。据了解,这项工作按要求必须在2021年内落实,凯尔特人战报将出台类似“俱乐部名称规范”内容细则,违规俱乐部将面类诸如“取消注册资格”的处罚。
关于国内职业足球录像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的问题,早在几年前就曾被提及。2018年11月下旬,中国足协曾向下发了一份《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名称规范》。而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中在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的内容里也提到,要“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,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”。
按照“意见稿”提出的要求,俱乐部雷霆战报应当为“地域名+俱乐部名+足球俱乐部+有限责任公司(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)”的形式,简称采用全称中的“地域名+俱乐部名”。全称中的地域名应为俱乐部所属地的名称或所在城市名称,俱乐部名应为中文,不得超过4个汉字,且不得使用与俱乐部股东企业、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相似、相近的发音或汉字。
“意见稿”同时要求,俱乐部名中不得含有商品或服务类别名称、组织形式名称(如:啤酒、汽车、集团等),并且不得含有俱乐部股东企业、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企业名称,以及股东企业、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企业的品牌名称。意见稿还强调,出于兼顾国情及职业联赛发展现状的考虑,若俱乐部名称或简称原为非中性的,但被本俱乐部长期、连续使用,使其名称在足球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,形成俱乐部品牌或在球迷群体中具有普遍影响力的,可在规定时限内经俱乐部向中国足协申请并批准,可将该名称认定为中性名称。但申请此类名称认定的俱乐部应为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甲A或甲B联赛的俱乐部,并连续参赛至今。同时,俱乐部未发生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。举例来说,“国安”、“申花”的名称都符合上述规定,因此这两家俱乐部名称必须把“中赫“和“绿地”去掉,分别改为“北京国安“和“上海申花”,而类似上海上港、广州恒大、广州富力等完成过变更或2004年之后参加联赛的俱乐部,就必须注册其它名称了。
在24日下午的中甲会议上,相关内容也被重提。而且中国足协明确提出,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的工作必须在2021年内落实。不出意外的话,中国足协近期也将出台修订后的细则,引导各俱乐部落实相关工作。
文/北青-北京头条记者 肖赧
本文来源:北青网-北京青年报 作者:肖赧 责任编辑:李达熠_NBJS9671
推荐阅读
- 俱乐部若违反限薪令将被处罚 最重将扣24分或降级
- 4年赚走4亿 上演最狗血出轨 34岁的他如今要逃离中国
- 鲁尼执教首秀0-1告负!踢满90分钟+3项数据全场第1
- 陈涛出任深圳U15精英队主帅 为国字号培养更多球员
- 中超新赛季大概率赛会制 力争打满30轮以保证公平
- 瓦格纳谈退役生活:膝盖背部伤问题较大 已胖4公斤
- 曝中超大部分俱乐部不欢迎"最强限薪令" 3群体都难
- 荒唐!主帅竟上场抢断对方球员!吃红牌+停赛4场
- 足协工作组"护驾"亚冠之旅 Big4享最高级防疫服务
- 支出2亿!本赛季成史上最贵中超
- 这群美国人在看台放火,纪念科比看哭千万人,还把中国文化带进球场
- 曝深足主帅多纳多尼下课 系新赛季首位被炒主教练
- 李玮锋正式告别天海 近一个月没登微博不看比赛
- 泰州远大官方:与四川九牛热身 允许部分球迷入场
- 新辽足球员控诉球队欠薪:只给1张火车票 拒付违约金